生物质炭化设备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
生物质能的利用形式多样化,不仅可以发电、供热还能转化为液体燃料,但这种能实现“碳委排放”能源尽管市场潜力无限,却因各种原因-直难以
发展壮大,生物质能企业亏损甚至破产退出的事件屡展见诸报端。究竞生物质能如何才能发展壮大,企业又该如何方能实现盈利?这成了横亘在生物质产
业面前的一道难题。2015年8月 22日,在中国复合型生物质能源创新发展论坛上,多位与会的学者认为,相比风电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跃进式发
展,生物质能一直扮演着“配角”,但其应有的作用还远未得到根本体现。 “生物质能发展落后,既有技术问题、认识普及问题、还有政策问题。”我国
生物质能的发展起步不算晚,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中国农村小型沼气池大发展解决了当时农村落后的能源利用状态,把清洁能源带入了广大的农村地
区。近年来由于风能、太阳能技术进步速度快,加上政策的倾斜扶持,结果导致风能、太阳能迅猛发展,而生物质能却几乎停滞,得不到应有的重
视。“生物质产业面临的困境很重要的一 方面在于全产业链没有打通,特别是原料的供应、运输问题。”生物质电厂的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的价
格,取决于它的运输成本、它要具有一定合理的收货半径。另外,目前农村劳动力结构在急剧变化,剩余的多是留守儿童、老人,壮劳力越来越少,秸秆
打捆运送的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。生物质能发展“十二 五"规划中也指出,农林生物质原料具有分散性和季节性特点,缺乏完整的专业化原料收集、运
输、储存及供应体系,收储运效率低,难以满足生物质能规模化利用的需要。目前生物质发电实行的是0.75 元/千瓦时的补贴电价。华电下属的华
电宿州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自2008年投产发电以来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。因此,尽管对生物质发电采取鼓励支持政策,但现有优惠及补贴标准仍
不能支撑行业良性运转,还需要更大力度、更广范围的政策支持。“十三五” 期间要使生物质能获得更大的发展,在技术和政策问题上需要取得突
破。生物质能更能体现综合利用效益,政策应该在财政、税收等方面给以更大的扶植力度,要帮助生物质行业打通全产业链。生物能源是一种洁净的、友
好的新能源。发展生物能源,既能解决废弃资源的减量化、无害化、资源化利用问题,同时又可以提供能源、改善生态环境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社
会主义新农村建设。因此,发展生物能源无可争议。但就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,当务之急是面向未来,调整战略思路,明确发展重心,盎活资源存
量,加大扶持力度。我国地域幅员辽阔,农林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十分突出,各地情况不同,因此发展生物质能产业也要因地制宜,科学规划。在“十三
五”规划的前期,应更深入地研究各地发展规划以及合理的补贴政策,做好对农林废弃物进行开发利用,将其转化为清洁能源,无论从环境保护还是从能.
源角度衡量,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。
![]() | ![]() |
官方手机版 | 官方公众号 |